Zailushang

 · 14 days ago

哈萨克斯坦加密货币监管与发展现状

哈萨克斯坦通过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数字资产法》(2023年4月1日生效)建立了数字资产监管基石,明确数字资产的发行、交易和流通规则。主要监管机构为阿斯塔纳金融服务管理局(AFSA)(隶属于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),负责颁发牌照并监督持牌实体遵守反洗钱(AML)、反恐怖主义融资(CFT)等国际标准。此外,AIFC作为特殊法律制度的金融中心,为企业提供“监管沙盒”环境,便于测试新产品并适应监管要求。


1. 监管框架:构建牌照制与“有担保数字资产”体系

哈萨克斯坦通过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数字资产法》(2023年4月1日生效)建立了数字资产监管基石,明确数字资产的发行、交易和流通规则。
主要监管机构为阿斯塔纳金融服务管理局(AFSA)(隶属于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),负责颁发牌照并监督持牌实体遵守反洗钱(AML)、反恐怖主义融资(CFT)等国际标准。此外,AIFC作为特殊法律制度的金融中心,为企业提供“监管沙盒”环境,便于测试新产品并适应监管要求。

2. 关键牌照:AIFC Crypto License的优势

通过AIFC获取的Crypto license是企业进入哈萨克斯坦数字资产市场的核心资质,其核心优势包括:税收优惠(2066年1月1日前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)、简化签证政策(外籍专业人士及家属可获5年工作许可)、稳定法律框架(2018年起法规连贯,2023年新法与国际标准接轨)、灵活外汇交易(不受本国外汇法规严格限制,可自由交易任何货币)及增强市场信誉(AFSA严格监管提升企业国际可信度)。
申请要求包括:在AIFC注册本地法人实体、注入覆盖至少6个月运营费用的资本金、任命合格高级管理人员(CEO、CFO、CTO等)及建立KYC/AML/CFT等内部政策。

3. 合规进程:从灰色市场到全面监管

过去,哈萨克斯坦加密货币交易以灰色市场为主(2023年41亿美元交易额中91%以上未受监管),导致约150亿美元加密资产外流(央行副行长Berik Sholpankulov披露)。
为扭转这一局面,政府推出系列改革:牌照制(要求交易所通过AIFC许可,获许后可合法开展法币与数字资产兑换业务)、强制上架规则(矿工需将75%的挖矿产出通过AIFC平台出售,国家借此掌控加密资产定价权)、“有担保数字资产”分类(分为法币稳定币、金融工具数字化凭证、传统资产代币化三类),并计划推出监管沙盒进一步规范市场。

4. 挖矿产业:税收贡献与中亚算力枢纽地位


哈萨克斯坦凭借低廉电力成本(约为欧美地区的1/3-1/2),成为全球重要的加密货币挖矿国家。过去三年,挖矿行业为预算贡献了约3500万美元税收(数字发展部副部长Kanysh Tuleushin透露),注册矿场41.5万台铸币设备,发放84张采矿许可证并认可5个矿池。
政府鼓励矿工参与能源系统升级,如利用石油开采副产品(石油气,APG)发电、升级火电厂并将剩余30%发电量用于挖矿,既解决了能源过剩问题,又减少了碳足迹。

5. 创新试点:“加密城”与数字支付探索

总统卡西姆-若马尔特·托卡耶夫宣布启动“加密城”试点项目(位于阿拉套地区,原为核物理研究所及创新科技园),旨在建立监管沙盒,允许加密货币用于日常支付(如餐厅、咖啡馆、房地产投资等)。
该项目将融合加密友好型立法与自由流通环境,吸引IT专家与开发者,推动数字资产与实体经济融合,成为中亚地区加密创新的重要试验场。

#哈萨克斯坦 #加密货币

By: zailushang

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