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常以轻蔑的标签来定义MEME币:山寨、传销、空气。更如法规所示,盗窃比特币可被定罪,而盗取山寨币却难获同罪——只因官方视野里后者价值“不可量化”。价值之有无,是否非得仰赖一枚印章盖下的认定?价值的真相,实则早已在市场的共识中悄然镌刻。
价值生于共识,毁于离散。人潮汹涌之处,有限之物自然升腾起灼热的光芒。MEME币也好,NFT也罢,它们所承载的“用途”,或许仅是身份认同与归属感这一种精神刚需。如我珍藏的无聊猿与加密朋克,虽价格起伏,价值却真实存在——这价值源于有人愿为之倾注重金,正如奢侈品溢价背后,是无数人甘愿为超越实用性的精神满足付费。纵使一枚佛教币仅标注虔诚身份,但若限量百枚、引得全球富人竞逐,其价值便如圣山般耸立。价值并非来自印章的认定,而是源于“要的人”形成的众声喧哗。
共识,恰似万人编织的锦缎,一旦丝线脱落,图案便随之黯然失色。MEME币暴跌九成,常因共识人群难再扩展;而可口可乐若爆出致癌新闻,股价同样会瞬间崩塌,昔日支撑共识的业绩神话烟消云散。梵高画作若无人再传颂其艺术叙事,亦将成蒙尘废纸。可口可乐与比特币之所以被视为更稳妥,并非价值本质不同,而在于它们拥有更深厚共识土壤与“护城河”——可口可乐稳定的现金流、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价值传递系统的刚需信念,使其如古树扎根般能持续吸引新芽萌发。真正的分野,只在共识的广度与韧度,而非事物本身。
归根结底,投资价值最终取决于能否吸引源源不断的新共识加入。当我们在比特币、黄金、股票乃至MEME币之间作价值判断时,标准应统一如一:即看其内在特质是否蕴含持续扩展共识的叙事力量。价值从来不是印章盖出来的,而是千万人共同写下的故事——当故事的引力足够强韧,即使没有印章,其价值亦如星空般亘古照耀人心。
共识的深度与韧性,才是价值最难以伪造的印章。它不刻于纸上,而烙于千万人心灵深处,随时代脉搏无声跳动,在精神需求的土壤上不断生长出新的价值星辰。
Add a Comment